中国-南非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“一带一路”联合实验室

202504“一带一路” 科技创新合作:深度解析

“一带一路” 科技创新合作:深度解析

自 2013 年 “一带一路” 倡议提出,科技创新合作便成为关键组成部分。2016 年,科技部等多部委联合发布《推进 “一带一路” 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》,随后《“一带一路” 科技创新合作行动计划》出台。2017 年,习近平主席在 “一带一路”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正式宣布启动该计划,涵盖科技人文交流、共建联合实验室、科技园区合作、技术转移四项行动,为合作明确方向。中国已与 80 多个共建国家签署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,构建起全方位、多层次、广领域的科技合作框架。

01政策引领,筑牢合作根基

科技人文交流频繁:科技部实施的国际杰青计划成效显著,十年来吸引来自 40 余个国家 700 余人次优秀青年科学家,在中国 28 个省市自治区的 200 余家科研机构工作学习,涉及 15 个学科领域。中国科学院国际交流计划累计资助共建国家各类人才 1900 余人次。此外,“一带一路” 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吸引 48 个国家和地区的 67 家单位加入;各类跨国技术转移中心不断促进技术交流;“一带一路” 国际大数据竞赛已成功举办五届,吸引众多国家高校人才参与。

联合科研成果丰硕:中国与共建国家实施多批联合研究计划,在农业、医疗、信息、新能源、基础研究等领域共建 50 多家 “一带一路” 联合实验室,10 个海外科教合作中心。如中国科学院助力泰国建设 “人造太阳” 实验装置,泰国托卡马克 1 号于 2023 年 7 月开始试验运行,为泰国培养 100 余名优秀人才。


02合作成果,绽放创新之花

经济层面:科技创新合作助力沿线国家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新兴产业崛起。在农业领域,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农业技术交流提升农作物产量品质;在数字化领域,中国助力非洲建设 5G 网络,中泰合作打造智能示范工厂,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,带动经济增长。


联合科研成果丰硕:中国与共建国家实施多批联合研究计划,在农业、医疗、信息、新能源、基础研究等领域共建 50 多家 “一带一路” 联合实验室,10 个海外科教合作中心。如中国科学院助力泰国建设 “人造太阳” 实验装置,泰国托卡马克 1 号于 2023 年 7 月开始试验运行,为泰国培养 100 余名优秀人才。


产业技术合作升级:中国与南非合作的金川选矿厂智能磨矿系统,基于中国-南非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“一带一路” 联合实验室成果。通过合作,金属回收率提高 10 个百分点,每年创造经济效益超 1 亿元。援卢旺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推广菌草技术,助力当地农业发展。



03深远意义,驱动多方发展

经济层面:科技创新合作助力沿线国家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新兴产业崛起。在农业领域,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农业技术交流提升农作物产量品质;在数字化领域,中国助力非洲建设 5G 网络,中泰合作打造智能示范工厂,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,带动经济增长。


社会层面:在公共卫生方面,中坦联合建立宫颈癌诊治中心,为大量妇女筛查救治;在文化保护方面,中柬合作修复茶胶寺,中希合作开展文物保护技术研究,提升沿线国家民生福祉与文化传承。



文章来源:丝路畅语微信公众号

文章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l6NFhW90zcBEYaDTwecCDA